<p style="text-indent: 2em;">自从两会之后新词就多了不少。新质生产力,具身职能,还有这低空经济,虽然从字面理解勉强知道个大概,但实际让我讲还真讲不太清楚。今天一起学习一下低空经济所涵盖的意思,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部分场景延伸至3000米)为核心载体,通过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器开展各类经济活动的新型综合性经济形态。</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01/1743475475397692.png" title="1743475475397692.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01095754.png"/></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低空经济依托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结合低空智联网、AI飞控、5G/北斗定位等技术,形成新质生产力。低空制造:飞行器研发、新材料与关键部件生产。低空飞行:物流配送、交通出行、应急救援等场景应用。低空保障:空域管理、适航认证、通信导航系统建设。综合服务:航空会展、数据处理、监管服务等衍生业态。</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01/1743475484643741.png" title="1743475484643741.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01095827.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以前我还就以为无人机送外卖呢,原来这么多的项目,像无人机配送(如美团、顺丰试点项目)、空中游览、城市空中交通(UAM)。农业植保、环境监测、消防灭火等公共服务。低空经济推动传统交通向立体化转型,缓解地面拥堵,提升物流效率。促进“汽车+航空”技术融合,催生飞行汽车等新产品形态。</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01/1743475496162028.png" title="1743475496162028.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01095842.png"/></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达8500亿元,2026年突破万亿,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层面: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完善监管框架。地方试点:香港推行“监管沙盒”,浙江、广东等地探索低空飞行网络建设。</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01/1743475506124406.png" title="1743475506124406.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01095854.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未来已来,就得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环境,就是未来。尽管我们还要克服许多困难,如噪音污染、空域冲突、航迹规划等技术瓶颈。适航认证、安全监管、公众接受度等社会问题。但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会一一得到妥善解决的,推广eVTOL等低噪音、高能效飞行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管理体系,推动多产业协同。这是大势所趋</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01/1743475516302061.png" title="1743475516302061.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01095902.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低空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正重塑交通、物流、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格局,成为全球竞争的新赛道。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突破,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陆地航母”由陆行体和飞行体组成。</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陆行体:增程式汽车,续航1000公里,可作为移动充电站为飞行体充电6次12。飞行体:净重360千克,碳纤维材质实现轻量化,支持手动/自动驾驶双模式,起降仅需6-8个停车位空间。该设计降低了存放和使用门槛,适用于城市日常场景。陆行体可停入普通车位,飞行体短途飞行能力(单次充电支持约20公里)满足城市通勤需求,填补现有交通工具空白。</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提升充电效率,AI飞控系统降低驾驶门槛至“5分钟上手”。融合5G+北斗定位及智能避障技术,保障复杂环境下的飞行安全。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将于2025年四季度投产,2026年交付首批产品。已获3亿元订单,规划在浙江等地建立低空飞行网络,瞄准200万元级消费市场。</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赛迪顾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规模2025年将达8500亿元,2026年突破万亿元。飞行汽车作为核心载体,加速物流、旅游等应用场景落地。广汽、长安等车企布局飞行汽车,推动“汽车+航空”技术融合。广州、北京等城市出台低空经济规划,完善适航认证和空域管理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分体式飞行汽车正引领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为城市交通和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