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九届丝博会低空经济展,距离开幕还有30天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低空经济展

2025年5月21日-25日 ·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新闻聚焦

低空经济“飞”起来,还需几步?

时间:2025-04-17

  来源:大众日报

<p style="text-indent: 2em;">4月12日,一条横跨浙江绍兴与山东青岛、全程1200公里、单程飞行时间约5.5小时的低空航线开通。</p><p style="text-indent: 2em;">沿着海岸线往南走,13日正式开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亿航智能展示的“四证齐全”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EH216-S不久前迈入了商业运营阶段。</p><p style="text-indent: 2em;">从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正式落地、到城市空中交通试点启动……低空经济融入的城市与民生场景越来越多。可见,一场交通革命、产业革命、城市革命正在进行。</p><p style="text-indent: 2em;">不过,可持续低空经济价值释放的路径是什么?“打飞的”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呢?企业们仍在探索。</p><p style="text-indent: 2em;">产业链上的新机遇</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消博会上,主会场单品体积最大展品——峰飞航空2吨级eVTOL航空器首次亮相便引得不少专业观众驻足。</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17/1744874837691348.png" title="1744874837691348.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17114825.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峰飞航空2吨级eVTOL航空器</p><p style="text-indent: 2em;">“我们的无人驾驶货运版机型今年将商业交付,用于物资运输、紧急救援、应急消防等;载人版机型计划明年完成适航取证,投入观光旅游、空中点对点交通等场景的试点运营”,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铭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已成为各地竞相布局的重点领域。有报告指出,中国低空经济近八成的产业资源聚集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聚集了全国53.2%的产业资源。</p><p style="text-indent: 2em;">比如:广东省拥有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产业基础,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市场份额;深圳设立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管理局,美团无人机日配送单量突破20万;成都获批西部首个3000米以下空域试点,开通双流机场至青白江铁路港无人机货运专线;山东5599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国资、上市公司身影频现。</p><p style="text-indent: 2em;">值得注意的是,凭借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原材料供给、软件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整机装配和服务配套等上下游环节完备,我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基础较为扎实,生产端主导发展趋势明显。</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17/1744874850841087.png" title="1744874850841087.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17114834.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消博会上小鹏汇天飞行汽车</p><p style="text-indent: 2em;">山东省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山东拥有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发动机、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17家。孙铭介绍:“峰飞在山东济宁有复合材料厂,这款航空器的碳纤维有些就是在济宁生产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值得注意的是,碳纤维复材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制造,是低空经济上游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今处于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的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航空部件及航空航天系统等关键领域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4月15日业绩说明会上,光威复材方面称,商飞相关业务未来预期更多取决于大飞机的国产化替代进程,虽然具体时点无法判断,但我国的关税反制措施或许会加速国产替代窗口期的来临。</p><p style="text-indent: 2em;">消费需求端的路径突破</p><p style="text-indent: 2em;">山东青州耐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加消博会,带来了自研的车载无人侦察机系统。该系统由飞行器平台、任务载荷、地面设备与保障设备组成,其中飞行器平台可使用智能识别、红外线追踪等技术对区域进行巡视和地理信息搜集,助力环境检测、农业和工业生产等需求。</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17/1744874876445106.png" title="1744874876445106.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17114844.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第五届消博会山东展区耐威智能展台(孙源泽/摄)</p><p style="text-indent: 2em;">“像道路抢险、抢险救灾、水利勘测、矿区调查等都可以通过多旋翼无人机来实现。”企业质量部经理姚景洪介绍。</p><p style="text-indent: 2em;">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仿真实验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晓兰表示,我国低空经济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盈利模式,要不断探索低空经济新模式新业态。</p><p style="text-indent: 2em;">从无人机产业的价值链分布看,我国原材料、零部件和整机制造等中上游环节产值占比达70%,设计测试和运营服务各占15%,消费需求端的产值仅为全产业链的15%左右。如何在消费需求端实现路径突破?我国诸多航空企业正在探索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新方向。</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山东威海,低空文旅游览航线已在规划之中。</p><p style="text-indent: 2em;">“我们在旅游观光和消防方面与山东合作很多。”亿航智能项目经理李薇表示,山东海滨城市非常适合做飞行体验观光。</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17/1744874893460737.png" title="1744874893460737.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17114853.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消博会上的亿航智能展区</p><p style="text-indent: 2em;">去年年底,亿航智能与山东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了首批30架EH216-S电动垂直起降(eVTOL)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采购协议。亿航智能飞行器生产基地山东总部将落地威海,并计划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小石岛、火炬八街等旅游景区打造低空游览项目,推动低空经济与景区景点、高端酒店、商业街区、休闲公园、露营企业等深度融合。</p><p style="text-indent: 2em;">“我们希望通过消博会进一步拓展商业化运营模式”,孙悦表示,峰飞科技2吨级eVTOL已经完成了全球首次深圳-珠海跨城跨海飞行、吨级eVTOL首次跨长江飞行,有人驾驶5座载人版航空器计划于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投入观光旅游、空中点对点交通等场景的试点运营。</p><p style="text-indent: 2em;">“飞”起来仍有关口要突破</p><p style="text-indent: 2em;">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等多地先后出台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行动方案,其中不乏开通景区旅游航线,推动低空旅游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p><p style="text-indent: 2em;">值得注意的是,在消博会的采访中,不少企业和专家表示,发展低空产业仍有空域资源、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等关口要闯。</p><p style="text-indent: 2em;">空域资源上,低空空域分类划设标准、各类空域准入条件与使用规则、通航飞行审批程序、空管服务保障模式等仍需进一步明确。“加速空域管理改革,建立高效灵活模式,简化审批,明晰使用规则是关键。”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坦言。</p><p style="text-indent: 2em;">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表示,需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在飞行空域审批、航空器飞行监管、低空经济立法执法、地面基建用地规划等方面出台更为细致规范的政策。</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17/1744874907697050.png" title="1744874907697050.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17114905.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一位航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以先从旅游观光的短途观光做起,再考虑‘打飞的’通勤,毕竟民航空域审批的难度较大。”</p><p style="text-indent: 2em;">山东航空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郭英君表示,无人机制造领域已经比较成熟了,核心问题是如何打造应用场景,“无人驾驶载人eVTOL的应用将率先投入巡检巡修、货运、低空旅游,然后逐步向载人商业化运营。最快5到15年,打‘飞的’或许能成为现实。”</p><p style="text-indent: 2em;">此外,目前现有的低空旅游项目投资运营和维护保养成本较高,专业飞行人员缺乏,培训周期长、成本高,导致体验价格偏高,市场吸引力和用户黏性较低,尚未形成社会化、行业性的消费现象。“要加大专业类人才培养,为低空文旅商业运营提供人才支持,以及鼓励相关企业创新低空旅游产品与服务,打造差异化低空旅游项目。”贺天星表示。</p><p><br/></p>
返回列表


参展报名

参会报名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