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无人机等低空消费纳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p style="text-indent: 2em;">3月16日"低空消费"首次写入中央文件,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无人机保有量超25万台年作业26亿亩次。从"云端瞰景"到"分钟救援",我们正见证立体化、智能化的生活图景在低空铺展,这场消费革命将重构城市与天空的距离。</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3月16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这也是“低空消费”一词首次写入中办、国办文件。</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11/1744356459374622.png" title="1744356459374622.png" alt="微信截图_20250411152706.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br/></p><p style="text-indent: 2em;">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继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明确为需要“安全健康发展”的新兴产业。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中国经济时报指出,看似简单的措辞变化,实则蕴含着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思路的深度调整与全方位拓展,也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阶段。随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技术瓶颈持续突破,低空经济正从战略布局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催生出低空物流、城市交通、文旅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除了政府工作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也在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明确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以安全监管为基础的规则规制体系,适度超前研究布局低空智能网联等基础设施,推动低空装备研制应用,持续增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处置能力,因地制宜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将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项目纳入优化“硬投资”支持范围。</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upload/image/20250411/1744356475131734.jpeg" title="1744356475131734.jpeg" alt="a11ad84f744e486a5ed431cba4d54709.jpeg"/></p><p style="text-indent: 2em;">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也明确修改民用航空法,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自动驾驶、低空经济、航天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而目前中国人大网上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中正是旨在为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推动民用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3月26日截止,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全文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草案时建议完善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相关规定)。</p><p style="text-indent: 2em;">此次“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纳入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次彰显了中央对低空经济的重视,也是“低空消费”一词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实际上,关于低空消费,在部委层面,国家发改委、农村农业部、商务部、文旅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在去年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发改就业〔2024〕840号),提到过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鼓励发展低空旅游,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无人配送。</p><p style="text-indent: 2em;">而在今年年初,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国办发〔2025〕2号),提出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研究制定低空飞行旅游产品有关管理规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打造多样化、差异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此外,《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还提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实际上,在农业方面,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部门还出台了《关于实施好今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将植保无人机等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据经济日报报道,202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达到25.1万架,作业面积更是高达26.7亿亩次,同比增长近25%。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近日接受采访时介绍,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能,现在在农业上用得越来越广泛,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的新质生产力。韩俊介绍,我们国家农业上无人机保有量超过20万架,无人机年作业面积超过4亿亩。无人机可以打药、可以施肥、可以播种、可以搞运输、可以搞作物苗情旱情灾情监测。现在一架无人机干活一小时要超过十几个人干一天。</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如今,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革命的产物,更是一场深刻的消费革命。从“无人机送生鲜”到“空中通勤”,从“云端瞰景”到“分钟救援”,消费者正正见证一个立体化、智能化的生活图景徐徐展开。</p><p><br/></p>